編輯導語:當我們拿到一個站點通常都不知該如何下手,是應該做外鏈還是做內容?其實最應該做的事數據分析,網站建設需要數據作為支撐。那為什么企業網站建設時,要做好網站歷史數據分析?這篇文章從網站數據分析的意義、網站數據分析的三大方面兩個部分,詳細地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。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。
我們在上一節內容說到,網站建設需要數據作為支撐,網站數據分析能夠讓網站建設方案的制定更加有效且科學。
對于個人來說,個人在不同方面改變或提升的依據就是不同類型的數據,例如通過攝入能量和體重的數據,可作為對自身健康的評估參考,或是單純的減肥參考;
對于企業來說,數據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,可通過企業相關業績數據來評估衡量企業的價值;
對于產品經理而言,則會根據不同的產品相對應的數據,來衡量產品是否符合健康發展的標準。產品經理通過數據分析,從數據中找出潛在規律,推理出數據變化背后的緣由。
不管從那個維度來說,數據都是我們做出某一決策時科學且靠譜的依據之一,在網站建設中亦如此。
通俗來講,數據分析的意義在于:
比如,我們在投放廣告的時,通過廣告后臺的一些受眾群體特征數據、渠道來源數據、消耗的費用、點擊率、線索量等,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整體的投放情況,了解廣告投放出去后發送了什么。
之后經過人為的處理,進而分析出某些數據指標的影響因素,理清是什么導致了目前的投放現狀。
知其所以然之后,根據這些數據指導制定新的優化方案,提升某些指標數據,再通過過去的數據波動,預測未來數據變化情況以及趨勢。
訪客屬性分析
網站的歷史數據分析也同樣如此,增長超人接觸過很多企業建站都是過去有舊官網,需要進行改版升級,但是他們普遍存在一個問題,網站改版的一些決策十分的主觀,我們稱之為“拍腦袋決策”,這些決策并不能為企業帶來實際回報,而真正有效且科學的決策,往往需要數據作為支撐。
網站建設是一門技術活,大眾可能更看重網站的設計,這只是表面,我們在建設網站時,需要探究更深層次的里面,而網站歷史數據就是支撐我們做這件事的依據,一個高質量網站的建成與歷史數據分析更是不可分割。
一個網站是否優質應該交給訪客來評判,那么訪客如何來為網站“投票”呢?
訪客進入網站的所有路徑、點擊以及停留時長就是非常真實且科學的數據體現,只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解讀并分析它背后隱藏的信息和意義,能夠讓我們為網站做迭代升級時做到事半功倍。
因此,企業在做網站建設或改版之前,進行歷史數據分析的意義在于:
通過分析網站數據情況,判斷網站各方面的好壞,預測訪客的喜好,以數據作為依據制定相應的網站建設方案。
數據分析是利用一些數據分析工具、手段方法或是思維,從數量龐大的數據中發現規律,用于揭示數據背后的真相,可指導企業或業務發展,為決策行為作數據支撐。
對大多數企業來說,網站的核心目標是獲客,但首先需要有訪客才能達到這個目標;再者,我們要針對訪客的需求,有效地展示我們的內容、產品和信息,并讓訪客喜歡這些內容;然后才是很關鍵的部分“使訪客轉化為客戶”,購買我們的產品和服務。
根據這三個不同的階段,我們將網站數據分析劃分為三大方面來進行:
(1)流量多維度細分
細分即是指通過不同維度對指標進行分割,查看同一個指標在不同維度下的表現,從而找出存在問題的那一部分指標,并對這部分指標進行優化。
訪問量就是網站中重要的指標,也是我們常說的流量。在時間、來源、位置、媒介等維度下,我們可以對網站訪問量進行單獨或重疊的多維度細分。這樣,我們可以在流量分析中發現存在問題的那一部分。
(2)流量重合度分析
訪客會穿梭于多個不同的流量渠道,他們使用不同的查詢方式對產品和服務進行查詢,進行對比后作出決策。每個訪客在不同渠道的轉化過程中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,有些渠道會樹立品牌形象,吸引訪客的注意力,例如網站的Banner圖;有些會提供精準信息,例如搜索引擎廣告。
網站頁面可以劃分為三個類別:導航頁、功能頁和內容頁。
首頁和列表頁是典型的導航頁;
網站里的搜索頁面、注冊表單頁面都是典型的功能頁;
新聞、文章頁、產品詳情頁都是典型的內容頁。
引導訪客找到信息是導航頁的作用,功能頁的目的是幫助訪客完成特定的任務,內容頁的主要目的是想訪客展示信息,以及幫助訪客進行決策。網站整體頁面架構就由這三類頁面共同組成。
我們不希望看到訪客在網站上有這兩種行為:
一是訪客在導航類頁面就中途離開。
另一類是從內容類頁面重新返回到導航頁面,除了訪客自身新的任務與目標于此頁面毫不相關,否則我們也需要對內容頁最初的設計做分析,在頁面交叉提供信息推薦也要考慮在內。
對于導航頁面質量的好壞,非常簡單的方式可以從流量的分流情況來做判斷。
訪客瀏覽的去向是否符合我們起初的設計邏輯和思路?
頁面的引導能否將訪客帶到促進任務達成的關鍵頁面?
這只是一個基本的頁面分析思路,實際上導航頁會兼顧更多任務,訪客們也不會那么“聽話”,所以我們還要對訪問群體做一個分類,給不同的流量與不同頁面分配好比重。
企業網站建設/改版必然有基本的目的,有的希望通過改版提升品牌形象,有的希望能夠協助進行營銷推廣,有的是為了獲取潛在客戶的信息。
當企業建站是以獲客為目的時,必然需要考慮到轉化率的問題,因此,我們需要對網站的轉化路徑、節點、效率等進行分析,才能為后續制定科學且有效的網站轉化策略,提供基本的數據依據和優化方向。
轉化分析作為網站數據分析的一部分,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。在不做轉化分析的情況下,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的訪客為什么流失,甚至是不清楚到底流失了多少潛在客戶,這一步能為我們理清楚網站轉化的阻力在哪,
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問題都不是單一分原因引起的,每一份數據分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。我們對網站轉化的數據分析可以遵循一種邏輯模式——漏斗轉化模型。
(1)網站轉化漏斗模型
原理很簡單,我們可以把網站本身想象成一個虛擬漏斗,用戶從進入網站開始瀏覽到最后的留資、注冊行為(或是其他所認定的轉化行為,例如下單、關注、轉發等),其中有多少被阻擋在某一層“濾網”上,有多少順利達到了我們預先設置好的“轉化行為區域”。
我們以常見的表單轉化為例,從用戶點擊鏈接進入網站作為最初節點,其中大致的轉化路徑包括了:點擊、抵達、填寫表單、提交、線索。